2)第579章 邮政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千六百两。

  这两项一年就五千多两,但还不是全部,还会有许多名目的费用,比如招待费,维修费等等。

  甚至明末时,官员们不管大小,经驿站都要住宿吃饭,甚至有些附近的官吏不是出差公干也要跑来吃饭,最离谱的是,许多官员白吃白喝白睡,完事离开时还会索要银两。

  诸如什么我自己有马,不用驿站的马,那你把这笔钱折给我。

  反正驿站从里到外都烂透了,人人都要薅些好处,驿丞更别说了,当驿站当成发财的工具。

  大明驿站设有驿丞一人,从九品,驿丞外,通常设有无品级的吏员一人协助工作,驿卒没什么编制,早期是轮番应投,甚至有发配到边地服役的刑徒。

  后来改为出银雇役。

  驿卒分工细密,有马夫、驴夫、马头、驴头、车夫、厨夫、库子、斗级、防夫、轿夫等等。

  明末时,全国各地的驿站,有好几万的驿卒。

  在明末时,驿站制度彻底崩坏。

  不仅是官吏,甚至凡是和体制有关的人,都可以开个介绍信到驿站住宿吃饭和使用车马,完全免费,走时还能再索要点路费。

  驿站招待、养马、递送、维修等花费巨大。

  地方官府也没压力,反正需要多少就向百姓征收多少,甚至还能借机多征一些,再额外加点火耗之类的,都是算在百姓头上,多征的官员们分了。

  这些费用使用时,也没有监管,上下一起贪污,成为腐败温床。

  驿站本身的公文、情报的传递功能却弱化了,嘉靖时计划裁撤全国三五成的驿站,节省的费用一半用做军费,但裁减了部份驿站后,情况并没好转,官吏仍旧在驿站大吃大喝,公车私用,许多驿站就要驿卒承担这超出的部份,于是许多驿卒只能逃走,结果就是导致驿站系统瘫痪,倭寇袭破福建兴化城,十万火急的消息,却在驿路上跑了一个多月,才到北京。

  最后驿站改革失败,仅仅五年,一切重回原轨。

  到万历年间,张居正又开始改革驿站,他不从限制费用着手,而是限制官员权限着手,颁布新管理条令,处罚了几十个官员,把驿站改革,纳入到各省督抚的考核之中,最后,确实成功的节约了三成开销,每年节省百万两银子,只是在他死后,一切又恢复原样了。

  崇祯时,又削减了六十多万两驿站开销,一次裁减六成驿站,而且是在几个月内完成的,没有提前安置好裁撤驿丞、驿卒们,直接一刀切,而且一次裁了两万多驿卒后,地方官府有许多仍然还在向百姓征收驿站的费用。

  驿卒其实有几分特殊性,不仅仅是邮差,他们本身也属于一种准军事武装人员,特别是许多驿卒,那都是准骑兵。

  在一些边地,驿站也还充当着兵站作用,甚至就是城堡,里面的驿卒也相当于边军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