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84章 向南防御,向北发展_亮剑之浴血抗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以及日军的双重围剿。

  这也是周维汉提出向南防御,向北发展之战略的原因,最理想的状态是冀鲁豫根据地与山冬根据地、新四军淮北根据地连成一片,对陇海线上的重镇徐州形成包围之势。

  淮北地处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地带,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,正所谓守江必守淮,守淮必守徐,这也是当初国军为何会在徐州地区发动大规模会战的原因。

  “你的意思是冀鲁豫根据地以黄河天险为防御,以冀鲁豫、山冬根据地为依托,将淮北根据地作为突出部?”

  “不错,我始终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,淮北的地理位置太过重要,一旦日军投降,唯有将淮北广大地区握在手里,随时威逼东南,才会使国军投鼠忌器,不敢往东四省派遣太多的兵力!”

  “当然,这一切的基础是山冬根据地能够提前发展起来,增强实力,能给予淮北甚至整个新四军有力支持!”周维汉说道。

  眼见**陷入沉思,周维汉继续说道:“目前关东军盘踞关外,贸然不好向关外发展,我军距离关外最近的是冀东根据地,之前冀东的同志在津门搞到了一批机械设备,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!”

  “如果能调集主力部队前往冀东支援,在冀热辽地区建立根据地,将会赢得占据关外的先机!”

  周维汉的意图非常明显,提前布局,增强八路军在冀热辽地区的实力,同时发展淮北根据地,迫使国军不敢过多将部队调到满洲。

  历史中,直到1944年,八路军才从冀东向冀热辽地区发展,而冀热辽根据地的部队也是最先越过山海关的部队。

  冀东军分区的军事主官是李云昌,黄埔四期毕业,与101是同学,在接到延州的命令之后,当即让一万三千名将士以及2500名地方干部挺进关外。

  同一时间,延州方面下令,359旅留守部队以及警备第一旅六千余将士,晋绥军区、晋察冀军区、山冬军区以及新四军等部纷纷涌向关外。

  这堪称八路军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调动,部队总计有11万人,各类干部两万余人。

  “向南防御,向北发展”的战略让**大为赞同,但是却并没有立即给出回复。

  周维汉从窑洞出来之后,仍旧感到心潮澎湃,提出来的战略固然冒进,但是一旦能够达到战略目的,八路军的整体实力要比同一时期大大增强,他现在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根据地。

  等周维汉回到住处,却发现李云龙夫妇等待多时,两人女人在屋里聊天,李云龙则是靠在门外抽烟,一张脸冻得通红。

  “上边怎么说啊?咱什么时候能回去?”李云龙急忙问道。

  李云龙所在的鲁西南军分区与山冬、淮北两地接壤,周维汉当然要找他了解情况,当李云龙得知事情的始末之后,原本沉寂的心思立马变得火热起来。

  这要是真打起来,鲁西南军分区必然处于最前沿,到时候李云龙必然能重根据地指挥部队作战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