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四十九章 十五年的发展_深空之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工业能力本身就有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。但这些工作,还得让人来做,才会上升,不是吗?

  在诺亚号中,工业工厂的地盘并不能铺设地很大,毕竟整体的规划是有限的。而且,诺亚号里边的散热能力实在跟不上,大量工业产生的热量,需要散到外边的未来号,然后通过未来号向宇宙散热。

  一艘飞船,就算体积再大,散热能力能有多强?所以,通常人们都会储备冰块用以吸热。

  如此一来,就大幅限制了重工业的发展。

  现在就不同了,一颗星球的散热能力不知道强大了多少倍,再强大的工业也可以轻松维持。再加上人工重力设备的量产,能够让许多新人类工程师长期、健康地生活在这颗星球,延长了他们的工作时间。

  一眼看上去,这颗金属星球表面,密密麻麻地充满了工厂!

  这些工厂大多数属于新人类直接管控,还有少量是赤炎角人以及土著蜥蜴的私人物品。

  大量的核聚变燃料,可以从就近的气态星球收集。几个地底的巨型仓库,至少能储备几万年的能量份额。

  饶是新人类彻底放开了手脚,区区十五年的时间,对于一颗战星的改造而言,也只是完成了全球范围内的240座高塔而已,其他的……除了地表工厂外,并没有太多的改变。

  而且从科技方面,只是人工重力技术实现了工业上的量产,没有其他划时代的成果。

  这一天,随着第一期工程的完毕,伴随着“行星级曲率引擎”的第一次测试,还同时举行了一次浩大的军事演习,以展示这些年内联盟的变化。

  这些演习的军事飞船,大都是收编自安泰克文明的飞船。里边有少量的蜥蜴人,以及赤炎角人士兵!

  “行星级曲率引擎,启动倒计时……”

  “十、九、八、七……”

  “引擎启动!”

 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,金属星球上的240座高塔顶端,纷纷亮起了明亮的光线。在更远处的宇宙飞船视角,这些灯光就如同240颗璀璨明珠。

  这些曲率引擎的联合工作,撬动了这一片空间,使得整颗行星微微“动弹”了起来。它的表面出现了一层模糊的“气泡”,光线会在那一层空间中出现微微的偏折。

  各种的飞船来回巡逻,形成了三支庞大威武的舰队,绕着星球旋转着。

  新人类的母舰“未来号”并没有参加这一次的军事演习,而是在一旁远远地观摩着。许多专家专心致志,正在分析第一次试航得到的数据。

  这颗星球的微微“移动”,放在整个宇宙漆黑的背景中,很难看得出来。不过,以一些固定的星光作为参照物,就能够轻易地分辨率

  “目前的数据大多数正常,有几个参数需要小规模更改。”

  “……金属星球的自转还是稍稍有点麻烦,会干扰曲率引擎的运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