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一十四章 经验_吾即是虫群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尾部螫针和体内毒囊被去掉,减少了生产费用还减轻了体重。

  同时,包括前面那些蝙蝠兽,都是采用本土生物的呼吸和内循环模板。这让它们可以直接呼吸大启星的空气生存。

 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节省大量的生产资源,能够利用相同的资源快速将虫群兵团成型。

  虫群目前拥有两种太空生物模板,一种是体内生态舱系统,它是罗文最早研究出来,通过在体内形成一个微型生态舱,来做到自给自足,以适应太空的无氧环境。

  但是,这种模板的动能转换效率实在太差,只能维持生体生存,如果发生战斗,它们的能量供给就有些跟不上了。

  这让以这种模板为基础生产的虫群战斗单位,缺乏战斗的持久力和爆发力。所以,目前这种模板已被淘汰。

  第二种太空生物模板是以大气生物模板为基础改造而来的。这种模板优点能量供给充足,爆发力强,甚至还能超频发力。

  但缺点是续航较差,并且造价高昂。那些能产生并约束电磁,甚至能利用等离子体的身体构造,所需耗费的资源惊人,并且还需要一些特殊的矿物质材料。

  就连虫群也只能生产它们的幼体版本,然后让它们自行吸收能量成长。简单量化一下对比,生产一只电磁版的蜘蛛战虫所耗费的资源,足够生产五十只以上普通版的蜘蛛战虫。

  当然,这是以同体型成虫的生产资源对比。

  可如果只是生产指甲盖大小的蜘蛛战虫幼体,然后让它们自行吸收辐射成长,那单只的生产成本就降低了很多,但这却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。

  蜘蛛战虫原本的外骨骼护甲也被替换成了,可以随身体成长的角质护甲。

  为此,想要以此模板生产一支虫族军团,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。

  如此大费周章生产的主力战团,虽然是炮灰级的,但是也需要能省则省。

  罗文的本体降临到大启星之后,很快就自我销毁了一个,由另一个孵化了母巢。母巢成型后,就开始大量生产虫后。

  加上随罗文一同降落的数十只虫后,大启星上的虫群势力一下增强了许多。

  之前生态舱版本的虫子全部被回收,所有外出侦查的虫子,都被换成了大启星本土的生物模板。

  侦查活动也不必再小心翼翼,就算被里肯人捕获,他们通过解刨也发现不了什么异常。

  可通过这次虫子换代,罗文突然想到,这些当地的生物模板,生产起来造价低廉,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矿物质材料。

  比如新版蜘蛛战虫,如果将电磁模板换成当地模板,可直接生产成虫卵,加上虫群现有的技术,只要资源跟上,七天它们就能破卵而出,具备战斗力。

  同时,采用的本土驱动,它们的能量供应不再是问题,战斗能力和续航能力都还不错。

  并且,因为一次浇筑成型,配置的还是原版的外骨骼装甲,实际战斗力丝毫不弱于电磁驱动的版本。

  通过这次实战检验,这些新版的蜘蛛战虫表现不俗,在地形复杂的环境中,战斗能力尤为突出。

  这让罗文更坚定了一些想法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