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812章 太子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临下的猛烈反击,一开口就掌握了话语权。

  谈判里面,掌握话语权至关重要,就如同是打仗占据主动。

  太子的这话大义凛然,无论是哪个士子也无法公开反驳的,虽然他们心里也许就是这么想的,可哪能当众这么说。

  刘源湛立马解释道,“我们不是这个意思,我们是受不了陈大人对读书人的作践!”

  朱弘甲这次却没反驳,而是变成一副虚心倾听的态度,让士子代表们都各陈已见,并说,“今日孤来,也是想亲耳听一听大家的意见,大家都是国家士子天之骄子,一朝金榜题名,也就都将成为朝廷官员,有什么话直接说,孤都会认真听,也会记下转答给圣人。”

  刘源湛于是说陈潜夫身为总督,在中原推行恶政,他没敢指责皇帝的那些政策,毕竟郑三俊侯恂丁启睿这些都已经被赐死,牵连上万人的大案子定死了。他于是只能说陈潜夫在河南的一些地方政策。

  诸如朝廷输银代役,然后又摊丁入亩,还士绅一体纳粮了,结果现在陈潜夫又让大家按亩摊役出丁,给的丁银却是市价不到三之一。

  “孤今日也把陈总督请来了,陈总督当面向孤解释一下大家的问题。”

  陈潜夫哪会怕这些举人,很淡定的回答,“自圣人举兵恢复以来,推行仁政,故输银代役,以免除二百余年来的差役重负,这个仁政不仅是对普通百姓宽仁,也对所有读书人,官吏,也是一体不用再担差役了,伟大的仁政。”

  “而且圣人体谅百姓,对于地方役差也都只是取了最基本的地方开销,将之做为定额,然后摊入田亩,与同样固定的田赋合一一起,并早有圣谕,永不加赋。”

  “赋不加,丁银亦不加。然而这点固定丁银只够地方寻常太平年间的日常基本开销,遇灾荒赈济不说,就是要修河兴水利等,也都不在其内的,这些不足的开销,圣人都是从工商税里补贴地方。”

  “刚才这位新乡的刘举人说自己崇祯元年就中了举人了,至今也都二十多年了,你今年五十岁,经历过万历年间,你自己说说,如今圣人的绍天仁政,仅这差役、丁银这块,是不是不比过去少太多?”

  “以往地方上田赋虽是定额,但加派不定,地方差役既有折银也有派役,其真实负担又是多少?”

  刘源湛五十岁了,当了二十多年的举人,虽也算是特权阶层,但天启崇祯以来,时局动荡,地方吏治腐败,就算是举人,其实也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摊派、劝捐,就算能优免、逃避,可那也不过是免优的正税,摊派这些往往是免不掉的。而那些年,加征摊派火耗等却是正税的好几倍。

  陈潜夫却是继续直接拿出了一份数据,就是河南省卫辉府新乡县的万历、天启、崇祯和绍天四朝的实际税赋负担,后面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