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807章 安敢欺朕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通则富,后世人人都知道的一个口号,要想富先修路,而大河水运,那可是上天赐予的致富高速路,都不需要修就是现成的。

  沿河建成一个个河运码头城镇,既是内河航运物资的中转和集散地,也可以联通陆路运输。

  货通天下,互通有无,一个地方要想发展,光靠封闭自给自足是不现实的,更富不起来。

  特别是西北这样的地方,本就相对落后一些,虽也有河套平原、关中平原、河湟谷地、河西走廊等,但其它多数地方,其实还都是黄土高原啊、沙漠啊、戈壁等地,必须要联通起来。

  鄂尔多斯是半干旱的草原沙地,那里放牧为主,产皮毛奶制品这些,也产蘑菇等,再比如陕北缺水干旱又少粮田,但盐池也多啊,甚至陕北的煤炭也是很有名的。

  同样的,河湟谷地不仅自己本身有肥沃的河谷地,是塞上江南,他还是通往青藏的重要通道,这里隋唐时就是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,发展贸易是重点。

  河西走廊更不用说,这可是丝绸主线,交通西域。

  中原的大运河修建后,运河沿岸兴起了多少市镇码头,明代的运河线上,扬州、临清等沿河大城,甚至超过那些省城。

  现在的石咀山、磴口、包头、河口这些地方,皇帝刚划下来要筑城屯兵建码头,之前因为蒙古人占据着这些地方,好多地方都只是个荒地,可只要航运通起来,那么以现在的西北统一的大盘,这些码头很快就能兴盛起来。

  包头就是在清朝才成为了黄河上游的皮毛集散中心,从一个小村子变成了商店一千多家,年贸易额达五百多万的大市镇。

  河道既能成为货物通道,也能成为信息通道,既能把货物联通集散,带动上下游,也能带来税收,税收又能富民、供军,形成良好的闭环。

  归根到底,朝廷要想控制稳固西北边地,必须屯驻重兵,但驻军养兵要很多军费,如果不能就地供给物资,甚至提供军饷,那么就必将难以持久。

  大汉代到隋唐再到明朝,对西域始终难以长久控制,最大问题还是太过遥远,鞭长莫及,而这个遥远,最关键的就是交通不便,是物资的投送困难。物资难以快速转运,便限制兵力的投送,也就影响军事上的控制。

  河西走廊虽然是一条天然通道,可终究是人拉马驮数千里之遥,不如河运便利快捷。

  如果能在西域完全自给自足,可以供给更多军队,保证粮饷充裕,倒也还是可以维持的。

  西域的那些小绿洲不足以维持大规模的驻军,除非拿下伊犁河谷,不拿下伊犁河谷,就算控制了天山南的几大绿洲都还不够,要么把葱岭以西的费尔干纳盆地拿下。

  费尔干纳与伊犁河谷两个取其一,则中原王朝就能在西域维持强大的驻军,甚至迁移大量移民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