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05章 章丘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很有名,古称铁匠之乡,汉武帝时全国设铁官四十八处,章丘有东平陵冶。

  章丘的铁匠,始于春秋,兴于西汉,而盛于大唐,到宋明也是经久不衰。

  这得益于他们的有利条件,章丘自古有三多,打铁师傅多,出门商人多,药材店铺多。章丘方圆百里,有着丰富的铁矿、石灰石、耐火土、煤炭等资源,为冶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。

  明代之时,山东厨子们主导宫廷御膳,鲁菜也成为官菜,无论宫廷宴饮,还是官场应酬,鲁菜都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。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做海参、鲍鱼、燕窝、鱼翅、乌鱼蛋这些,真材实货,精烹美制。

  而每个鲁菜厨师,都有一口来自山东章丘的铁锅。

  章丘这么一座千年古城,人文荟萃,科举有名,举人进士出的多,官员也多,而铁矿、煤炭这些矿产多,所以也有一大批矿老板,他们千牛招牌的铁匠、药材也做的很有名,所以章丘的那些大户,身家真的很殷实。

  不是简单的占有田地多,而是兼营采矿、冶铁、药材等等,甚至鲁菜里还有个章丘帮,在外开酒楼的许多,以前在北京就有几十家章丘人开的酒楼,据说跟福山帮有的一拼。

  矿老板、药老板那都比地主赚钱多了。

  早些年又没什么矿税商税,只要上下打点孝敬到了,这银子哗啦啦的赚。

  朝廷征收时他们一毛不拔,鞑子来了却没少进贡。

  现在绍天大帝来了,这些人也早早听说了孙之獬的下场,也怕啊。

  赶紧凑了五百两黄金,一万两银子送来。

  “罪民拜见圣皇!”

  李缙明、李缙益兄弟带头,一群章丘士绅大户跪拜天子,李缙明还双手捧着章丘的账册户籍等呈给天子,李缙益则捧了一盘子章丘的土,这象征着章丘归附大明。

  朱以海接过,翻看着,也没叫他们起来。

  李缙明送来的这账册数据倒是挺详细的,上面登记按万历年籍册,章丘县人丁五万九千多,有地人丁五万四千多。

  鞑子之前就是按这个万历末年的户籍册征税的。

  有地丁口,每丁征银一钱八分,无地丁口,每丁征一钱二分。

  乡绅举贡优免了一千二百余丁。

  原额大粮三等地,将近一万四千顷,上等地有七千多顷,抛荒上地一千六百多顷,另外垦荒地未上报登记,寄庄地。

  地丁共征银七万三千多两,征米两万二千多石。

  这还是万历末年的老黄历了,鞑子就按着这个来收税,实际上山东章丘明末时被鞑子入关抢掠几次,后来登莱之乱、闯军入山东,再清军南下,反正户口人丁逃亡了许多,田地也荒芜了许多。

  但鞑子不管这些,就按着这一百多万亩田,近六万丁来征。

  当然,这只是明面上的正税,附加的还有很多,更别说什么浮收、火耗这些了。鞑子驻防八旗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