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84章 汛塘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王显柱很慌。

  大清入关后,以县城为中心,一般分各地为东西南北四乡,一乡统辖干都,一都再辖若干图,一图再辖若干村。

  淄川县就有东南西北四乡,十二都,五十六图。

  白塔乡也叫南乡,下辖三都,十图。

  做为汛地的乡上,还算较大。

  白塔乡属于山区,全乡田地才一万来亩,主要是靠煤矿等产业支撑着,还算富裕,乡上还有条十字大街,分出四个坊,还有土墙围起来乡坊。

  但那土墙单薄低矮,平时关起门来防防盗贼还是可以的,若要说防明军御营来攻,这不可能。

  “赶紧集合人马!”

  王显柱慌乱一阵后,终于才想起来要把兵聚起来。

  家丁前去传令。

  过了有半个时辰,操场上才稀落的站着十几个人。

  这其中还有五个是他的家丁,平时是吃双饷供养的。

  “还有人呢?”

  乡里平时当驻有四十七人的,可现在才来了十三个,还有三十四个兵没到。

  家丁头上前回复,“都在外干活去了。”

  绿营城守兵待遇比战兵要低,更比不上八旗。绿营战兵里的步兵,一个月是一两五银子,若有马,则是二两,另外还有粮。

  而到了城守兵,一个月才一两银子,再加三斗米。

  不过就算是这个数,也是拿不到的。

  绿营战兵,一般都是集中驻防,而城守兵,汛塘分守差不多是占一半。

  城守兵待遇最差。

  王显柱原来是大明的卫所兵,后来成地方营兵,再后来降顺,再降清,委了这么一个外委千总,一年的俸禄才四十两银子而已。

  还不如八旗一个骑兵饷多。

  同样是驻防地方,绿营城守兵,也是拖家带口安家地方,发粮是每名每月三斗,而驻防八旗呢,是每口月给米五斗。

  八旗是按口算的,如果这名驻防八旗一家有六口人,那他实际上一月领三石米,要是有十口,那就是五石。

  而他们驻防绿营城守兵,就算一家六口,也还是三斗米,一口合不过五升。

  而就这三斗米,朝廷还老跟他们玩套路,粮价便宜时,就给他们本色发米,要是粮价贵就折色发银,问题是还不是按市价镇。比如现在山东清占区粮贵,好几两银子一石,鞑子给城守兵折银子,却按一两银一石折,三斗米就折三钱银子。

  可他娘的现在山东粮贵,起码也得五六两银子一石,这意味着三钱银子,只能买到半斗米了。

  王显柱是世代军户,军营厮混半生。

  对这些**以为常,以前大明也是这样对他们的嘛,那时没八旗,可也有关宁军、京营、省营、卫所兵这些区别的。

  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嘛。

  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。

  他一个外委千总,虽才八品,好歹也是官,手底下也有九十个兵,所以还是能捞到钱的。

  比如,吃空饷,这是军中惯例了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