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75章 白杆兵再战八旗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训练,登山如履平地,除此外,酉阳兵的军纪很强,他们平时还会通过打猎进行军事训练。

  他们打仗经验也丰富,不输石柱白杆兵,平时采用营旗之法。

  设立前后中左右五营,以应袭的长子统领中营,其它四姓由境内大姓或亲属统领,营下设旗。

  凡境内土司居民,皆编入旗,分各部落曰旗,旗各有长,管辖户口,分隶各州而统辖于总司。

  平时散处为民,战时调集为兵,按战事需要,抽调相应兵力。

  一般为十抽一,但要全面动员,抽调一两万人也不是问题。

  此时临阵。

  冉天麟也是直接布下二十四旗战法。

  这是酉阳兵惯用阵法,头,每旗一人居前。次三人横列为第二重,次五人横列为第三重,次七人横列为第四重,又其次七八人横列为第五重,其余皆置后,欢呼助阵。

  若在前者败,则二重居中者补进,两翼亦然。

  胜负以五重为限,若皆败,则无望。

  这个五重阵,五排每旗各出十六名精锐,二十四旗共调三百八十四人,全是刀尖的精选之兵。

  这三百八十四人,组成刀尖,挺在最前。

  然后其余兵在后面列阵,随时对刀尖进行补充。

  据说酉阳土司祖先以前是唐朝军官出身,他们用的这种战阵相传是唐初战神李靖的府兵战法之一。

  代代相传下来。

  冉天麟把自己的人马,在阵前划为前后五旗,刀尖组成前旗,后面还有四旗,他派自己长子冉奇镳亲领箭头前锋。

  而自己守着酉阳大旗,又领后五旗为总预备队,随时补充。

  冉奇镳是个精悍的年轻人,这位冉氏长子是庶出,但在之前冉家内战中,表现极为神勇,身为应袭的长子,他却穿着厚甲提着铁盾立在最前面。

  他拍打着盾牌,对着身后的箭头喊话。

  “老规矩,兵来将挡,水来土淹,干就完了。”

  “先砍人,结束前不许割首级。

  等打完仗,由专人负责砍脑袋,战功归整个战斗组!”

  酉阳兵以前惯例是七人为伍,每伍一个战斗组,四人专注击刺,三人专注割首,所获首级,七人共之。

  但加入经标兵,酉阳兵里也有了汉人军官甚至加入了些汉人火枪手炮手等,所以规矩有些改变。

  不许战斗时割首级,必须得战后割,军功共有。

  不过有些老规矩冉家还保持着。

  敌骑在迅速奔近,可冉奇镳却还很淡定的在阵前宣布军规。

  “七人为伍,自相为命,一人战没,左右不夹击者,即斩。一伍之众,皆论罪及截耳。

  一伍赴敌,则左右伍呼而夹击,一队争救之。

  一伍战没,左右伍不夹击者,即斩。一队之众,皆论罪及截耳!”

  据说,这些也都是冉家沿袭的唐代军法,连坐。

  伍队旗营,必须得是一体。

  砍了脑袋,军功同享,但如果见死不救,治罪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