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52章 孝陵登基万万岁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顺了。

  连今天钱谦益以北使身份来陪朱以海拜谒明陵时,都暗里跟朱以海劝进了。

  此时正值岁末。

  从五月中旬多铎率军进驻南京城,到如今年底朱以海围南京谒孝陵,前后不过半年时间,半年多前,南京沦陷,天下明人几乎都绝望了,悲观的认为大明完了。

  无数人投降的投降、隐居的隐居,也有不少人慷慨赴死,自缢、投水、自刎等殉节。

  谁又能想到,仅仅半年时间,这天下局势就已经又有了这么巨大的变化。

  浙东的鲁王举起大明旗帜,一路披荆斩棘,屡败鞑虏,恢复了半边天。原本各地纷纷自立或被官将拥立的宗藩的监国、皇帝、元帅、大将军等如今也基本上全都奉鲁监国诏,退位归藩,共拥鲁王。

  孝陵卫的五千守军已不见,但如今有了更精锐的北伐御营前来。

  钱谦益也很是感慨,如果当初他知道浙东台州的鲁王如此了得,说什么也不会跟赵之龙一起开城迎虏了。

  “殿下,我大清是打着为崇祯皇帝复仇之旗号入关的,从山海关到北京,再到关中、湖广江西,一直都是在追击闯贼,为崇祯皇帝复仇。后来占徐淮入南京下苏杭,也是另有内情。”

  清军入关后,全国局势未稳,多尔衮也是听取了不少汉臣的建议,尊明护陵,以收拢人心。

  如去年五月,遣大学士冯铨祭祀明太祖及诸帝。

  今年多铎入南京后,也是很快便亲率官将及明降臣谒明陵,命灵谷寺僧修理。

  七月离开前,又遣内官正副二员,陵户四十名,守明陵。

  “不过因粮荒,钟山孝陵养的千头长生鹿,被江宁清军偷猎了许多。”

  朱以海点了点头。

  孝陵毕竟是太祖夫妇陵墓,鞑子也理应维护。

  车马缓缓而行,来到了孝陵。

  在山下,长长的甬道前,所有人下了车马,朱以海由甬道旁行,上行三跪九叩头礼,一路至孝陵宝城前。

  再行三献礼。

  除随驾文武、御营将士数万众外,还有江宁周边近十万父老乡亲赶来,他们远远的望着这一幕。

  鲁监国打到南京,亲谒孝陵。

  这一幕,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大明又活过来了。

  朱以海走到哪,百姓就跪了一片,他们自发的帮助整理皇陵,清除荒草枯木,扫清落叶,献上自己带来的祭品。

  朱以海献上了牛、羊、猪三牲祭品,洒下一壶绍兴黄酒。

  跪下,再行三拜九叩大礼。

  最后,由大学士徐石麒将一篇祭文交给朱以海,由他亲自在宝城前诵读,这封祭文里写着甲申之变后,大明江山崩塌,社稷危亡万分,南京破、杭州降,太祖十世孙的十一代鲁王朱以海,临危应命,站出来举旗抗虏,这半年来,联络四方忠诚之士,招募义勇之兵,稳住东南,北上伐虏·······

  “国家危亡,朱家仍有忠孝子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