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83章 义阳归藩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田仰在扬州陷落前,那是漕运总督兼淮安巡抚,可扬州危急,他却领兵八千按兵不救,扬州失,也不南下勤王,而是直接率兵出海。

  最后在钱塘江溃师后,田仰身为阁臣,更是直接投降清军。

  在南明史奸臣传中,田仰榜上有名,是十二名奸臣之一。虽然朱以海当初读南明史时,认为这些奸臣如马士英阮大铖刘孔昭田仰等,其实都是马党,也就是说他们基本上都是东林党的对手,这明显也是带有一定偏见的。

  但田仰本身就是个贪官,然后攀附马阮刘孔昭等权势,出任要职,却严重失职,既不救扬州,又不勤王南京,拥义阳王监国也没做出半点成绩,投奔鲁王又授阁臣重职,却纵兵劫掠,殿上拔刀,最后还降清。

  这种人,应当直接砍了。

  “田总督,你当初总督漕运巡抚淮安,手握八千重兵,为何却不向扬州发一兵一卒?”

  田仰本来见义阳王等都没被责怪,还挺放松,没想到突然有此一问,当下心中一慌。

  支唔着辩解说当时淮安虽有八千兵,但兵无粮饷,将士不肯开拔,又说当时扬州周边许多将领都没出兵救援。

  朱以海听了也只是冷笑两声。

  谷/span“不勤王南京,也是这理由么?”

  无粮饷兵将不肯开拔,这只是客观原因,扬州城破后,淮安的兵将不就开拔了吗,虽然是逃出海上,但也还是离开了淮安城的。

  “臣有罪。”

  田仰惶恐跪伏在地,瑟瑟发抖。

  朱以海望着田仰,在沉默了约一刻钟后,才终于再次开口,这一刻钟的沉默,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一口。

  这一刻钟,让他们感受到什么叫君威难测。

  朱以海并不是对所有人宽容大量,也一样会有怒火的时候。

  正当大家以为田仰难逃一劫时,朱以海却挥了挥手,“起来吧。”

  他最后没杀田仰,是因为田仰最后降清,也是局势崩溃后投降,并不是主动投降,此后也没有积极卖命,反噬旧主的行为。

  朱以海不会跟复社东林党人一样,一心以党社是非观来评价抨击对手。

  田仰最大的问题,还是此人德行不行,而且能力也不行,只会钻营、贪污,就算做上总督、大学士,既不能统驭部下,也不能献策救国安民。

  他连同入奸臣传里的马士英、刘孔昭都不如,起码他们还是有些能力,而且最后还不屈而死保持了晚节的。

  不过如今这个时节,他比起刘良佐刘泽清吴三桂这些人,却又还要好一些,起码也是最后穷途末路才投降的。

  念及此,朱以海饶他一命。

  但这种既无德行又无能力的人,当然不可能再委以重任。

  “孤已授吴易为漕运总督兼江宁巡抚了,江北如今失守,你这凤阳巡抚也无地可巡可抚,便暂且留在行在御前,授翰林院侍讲学士。”

  田仰得到这个处置,心里没有半点不满,反而是长松口气,一股劫后余生的感觉油然而生,刚才,他真的以为监国要杀他了。期望值降低后,现在只授个侍讲学士,也大超预期,自然也就很高兴了。

  “荆本彻。”

  “罪臣在。”

  “你原是下江道监军御史,孤升你为詹士府正四品少詹事,留在御前。”

  说是晋升,实际上这也是旁落闲置了。

  “沈卿!”

  “臣在。”

  “孤授你为淮扬巡抚加户部右侍郎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,暂驻崇明,负责恢复江北事务。”

  听到这个任务,沈廷扬愣住,一边的田仰和荆本彻也有些愣住,本以为义阳王的人鲁监国都不用,谁料到刚才还说淮扬如今失守无地可抚,把田仰改为翰林院侍讲学士,结果这里又加封沈廷扬淮扬巡抚,这不自相矛盾?

  “张鹏翼将军,你原为淮安总兵,现授你为淮扬提督总兵官。”

  张鹏翼的弟弟张继荣,则被朱以海召入御营,他们兄弟的五百关宁旧部精锐,也被调走四百入御营。

  其它如荆本彻的兄弟子侄、沈廷扬的兄弟子侄等,也各有安排。

  义阳王小朝廷也就算正式并入了鲁监国朝廷中,成为过去式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