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09章 董小婉葬花(第十更,求订阅!)_海上升明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线已经稳固了,而鲁监国居然亲自挥师北伐,已经连战皆捷,在江北也站稳了脚跟。还有苏州、松江、嘉兴、湖州各地,现在有志之士都在奔走联络,要举兵恢复。”

  “我想不到我去了趟苏松,这海盐倒是已经翻天覆地了,你这段时间在家,可有见过监国的兵马?”

  “我听说这里来了一支兵马,是江南提督朱武的兵,军纪很好,不征粮不抓丁,来了后不伤害百姓,倒是镇压了许多祸害百姓的地痞流氓山贼恶霸,我没见过这些兵,但听管家说他们不骚扰百姓,现在各乡各村都在编保甲,办乡团,搞自治。”

  虽然外面听说这些兵不错,但董小婉一个弱女子,并不敢出去,她一直紧守本份的呆在这山中居所。

  冒襄笑着道,“其实这位江南提督朱武,便是当今鲁监国殿下也。”

  “啊?”

  “想不到吧,想不到的事情还多呢,黄宗羲向鲁监国举荐了我,监国已经给我发了征召令,我这次回来见过你们后,便要去拜见监国。”

  “夫君真要应征?”

  冒襄点头,“国家如此,我辈又岂能躲避山中不出?”

  董小婉见状,也没再劝说,她知道丈夫是个有主见的人,虽然六次乡试不中,始终仅是个秀才,但他可是两岁涉四方十二称文章的大才子,连文苑大佬董其昌当年都称他为明之王勃,说他会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。

  事实上,冒襄虽一直科举失意,但诗文有名,著述颇多,更别说参加复社,关心国事,为时人称赞的四大公子之一。

  出身官宦士族,但他却是四大公子中最耿直的人一个人,明末水旱不断,饥荒四起,冒襄支持朋友、赈济灾民十几年如一日,以至家财散尽。

  就算到如今,他也依然一直奔走在外。

  他的名头,连朱以海都早有耳闻,所以当黄宗羲举荐这位好友时,朱以海马上就发了征召令,连伟人都曾点评说,所谓明末四公子中,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,冒辟疆是比较看重实际的,清兵入关后,隐居山林,不事清朝,全节而终。

  比起侯方域那三个,他强太多。

  “我已经联络了一些海盐和澉浦本地士人和在此避难的士人,这些人中有曾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汤芬、原海盐参将周一诚,澉浦所千户韩万象,故刑部尚书之子吴番昌,原苏淞副总兵王有虔,海盐名士彭孙贻、陈则梁、张维赤等人,我们准备一起迎接拜见监国殿下。”

  这些官绅之前多逃避乡野庄园之中,以避兵祸战乱,许多人都不愿意仕清降虏,所以隐居乡野,如今听闻江南提督就是鲁监国,而这位监国最近在海盐一连串的胜利,尤其是歼灭了鞑子五六千人马后,他们越发振奋。

  而这位监国北上后,整编兵马、清理乡里,其部下与民无犯,军纪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